NEWS
時間:2019-03-22 09:28:43 來源: 作者:
1900年,掌握著輪轂電機專利的費迪南德·保時捷(Prof. Ferdinand Porsche),與維也納洛納車身工廠(Lohner-Werke)的經(jīng)營者路德維希·洛納(Ludwig Lohner)共同打造了一款應用輪轂驅動技術的電動車,命名為“Lohner-Porsche”,這款車在當年舉辦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名聲大噪。
隨后為了追求性能,費迪南德·保時捷改進了設計,在兩個后輪上也安裝了輪轂電機。不過受當時的技術所限,Lohner-Porsche搭載的電池組密度低,重量大。于是,費迪南德·保時捷就萌生了用內(nèi)燃機給電池充電的想法。
正是因為他的這一奇思妙想,成就了混合動力汽車的鼻祖Lohner-Porsche“Semper Vivus”的誕生。該車采用僅含44個單元的蓄電池,以及兩臺由 DeDion-Bouton內(nèi)燃機驅動的發(fā)電機,發(fā)電機為前輪安裝的兩臺輪轂電機輸送電能,剩余的能量被用來為蓄電池充電。這款車在之后實現(xiàn)了約300臺的小規(guī)模量產(chǎn)。
網(wǎng)通社汽車
“當我環(huán)顧四周,卻始終無法找到一款緊湊、輕量化且能高效利用能源的夢想之車時,我決定親手打造一輛。”
大家應該都記得費利·保時捷(Ferry Porsche)的這句名言,現(xiàn)如今再看到“高效利用能源”這幾個字,就不難理解,為何保時捷面對電氣化會如此的積極。受這對父子的影響,流淌在保時捷“血液”中的,不只有一個完美跑車的夢想,也許還有一個電動車的夢想。
保時捷在2018年初宣布,計劃到2022年在電動汽車領域投資超過60億歐元,包括首款純電動跑車Taycan及其衍生車型Taycan Cross Turismo的開發(fā),現(xiàn)有產(chǎn)品系列的電動車型和混合動力車型的開發(fā),新技術、充電基礎設施和智能移動出行的開發(fā),以及工廠的擴建工作。
去年是保時捷品牌誕生的第70個年頭,在接下來的10年,公司將采取三管齊下的產(chǎn)品策略,涵蓋優(yōu)化的燃油車、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跑車。Taycan計劃在今年9月份開幕的法蘭克福車展期間全球首發(fā),2020年將是這款電動跑車的第一個銷售整年。同時,Taycan會在2020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。
所以,如果將2020年視為保時捷邁入電氣化新紀元的“元年”,那么2019年就是“準備之年”。
網(wǎng)通社汽車
插電混動車型打好前站
在保時捷看來,未來是屬于電動汽車的。保時捷意在更快速的向電動化轉型,走在德國其他汽車制造商的前面。他們計劃到2025年,每售出兩臺跑車便有一臺是新能源車。
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10年3月,在那一年的日內(nèi)瓦車展開幕日上,保時捷第二代Cayenne發(fā)布亮相,其最大的亮點就是推出了首次基于Cayenne打造的插電混動版車型——Cayenne S Hybrid。隨著這款車型的問世,保時捷正式確立了“以性能為導向”的混動和純電動技術方向。
實際在第一代Cayenne的末期,保時捷就在時任CEO魏德金(Wendelin Wiedeking)的授意下開始研發(fā)Cayenne的插電混動車型,因為他一直擔心石油價格的增長會對整個汽車行業(yè)帶來惡性的影響。不過,由于研發(fā)一直處在試驗階段,并且臨近產(chǎn)品換代,所以第一代Cayenne的插電混動車型并未推向市場。
網(wǎng)通社汽車
2013年法蘭克福車展,保時捷918 Spyder量產(chǎn)版車型發(fā)布亮相。這款與法拉利Laferrari、邁凱倫P1并稱為新三大神車之一的HyperCar,在當時創(chuàng)下了6分57秒的紐北單圈紀錄。2014年,保時捷重返耐力賽最高組別,并帶來了公司歷史上最復雜的賽車919 Hybrid。隨后的三年間,保時捷憑借919 Hybrid三度問鼎勒芒冠軍與世界耐力錦標賽冠軍。
保時捷在賽道上證明了其插電混動技術的可靠性,并且在這方面積累的大量寶貴的經(jīng)驗。
2017年,保時捷為旗艦車型Pananmera也配備上了插電混動技術,推出了Panamera Turbo S E-Hybrid和Panamera Turbo S E-Hybrid Sport Turismo車型。隨后,Cayenne進行了換代,其插電混動版車型全新Cayenne E-Hybrid則在去年廣州車展期間與中國消費者正式見面。
網(wǎng)通社汽車
目前,在保時捷所擁有的五個產(chǎn)品序列中,已經(jīng)有兩個車系推出了插電混動車型,并且均已引入到國內(nèi)市場。近日,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(zhí)行官嚴博禹博士(Dr. -Ing. Jens Puttfarcken)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2019年,保時捷插電混動車型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可能會達到1萬臺。
2018年,保時捷在華新車交付量達到80,108臺,同比增長12%。如果今年繼續(xù)保持這個增速,那么1萬臺插電混動車型的銷量占比將超過11%。對于保時捷2025年的愿景而言,插電混動車型的比重將占據(jù)很大一部分。同時,插電混動車型打好前站,對于之后的純電動車也會產(chǎn)生積極的影響。
為Taycan上市做好準備
保時捷如何看待Taycan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呢?嚴博禹博士表示:“我們非常關注中國市場的發(fā)展和政策的變化,從電動車總量以及電池的市場來看,中國絕對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,保時捷把純電動車帶到中國是很重要、很正確的一步,所以我們要做好準備。”
網(wǎng)通社汽車
為了迎接Taycan的量產(chǎn),保時捷在祖文豪森工廠現(xiàn)有廠區(qū)內(nèi)開啟了自建廠至今近80年來最大規(guī)模的擴建項目,包含新的涂裝車間、沖壓車間、一個包含物流功能的總裝車間、動力總成車間以及車身輸送天橋,投入約7億歐元,新增1,200個新工作崗位。另外,保時捷還加大了對魏斯阿赫研發(fā)中心的投入。
雖然保時捷在去年6月份才宣布將Taycan正式納入量產(chǎn)車系,但實際上,祖文豪森工廠在2015年底就開始著手改造工作了,從時間表上就足以看出,保時捷為了投產(chǎn)Taycan早已做好的準備。
中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,同時還連續(xù)四年穩(wěn)居保時捷品牌最大單一市場。毫無疑問,這里也將成為Taycan最大的“考場”。嚴博禹博士表示:“我們有信心,Taycan能滿足中國消費者對純電車型的所有要求,我相信我們的車輛一定能夠超出中國消費者對純電車型的期待。”
之前有報道稱,Taycan第一年2萬臺的產(chǎn)能已經(jīng)被預定一空,隨后保時捷要為Taycan擴產(chǎn)的消息一時間甚囂塵上。近日,這一說法得到了官方的證實,目前已有超過2萬人注冊加入到了Taycan的潛在買家名單中。可見,雖然Taycan的最終設計現(xiàn)在依然屬于未知,但依然不妨礙它受矚目的程度。
網(wǎng)通社汽車
我在與保時捷中國傳媒公關副總裁唐鳳靚女士溝通時,談到了Taycan在中國市場的預售情況,她表示,考慮到上市初期產(chǎn)能、國內(nèi)進口流程和充電布局等各種綜合因素,Taycan全球預售工作開始后,保時捷并未在中國大力宣傳,但目前為止市場反饋很好,并且還在不斷“升溫”。
2019年2月底,保時捷全球監(jiān)事會決定,將下一代Macan打造為純電動車系。Macan是保時捷品牌目前最為暢銷的車型,無論是全球市場還是在中國市場。用下一代Macan來打響電氣化的第二槍,保時捷在電動出行領域拓展的決心可見一斑。